深不可测 找出其下地幔的深度

运营 0 1021

  鞭长莫及(魏紫,你真的鞭长莫及)原创脑洞大开,2021-04-18 14:53:05

  自从“世界是圆的,地方是圆的”理论被科学打破后,人类终于发现自己原来是生活在一个“球”上的。这对外国人来说自然是一件奇怪的事,但对中国人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大事。

  毕竟这个结论很难从中国古人的探索中得到验证。步入现代后,我们很多人都被告知我们的家是一个椭圆球体,所以我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听到这个知识的时候都很好奇:

  既然地球是一个球,那么地球是否可以穿透一个洞,以直径距离直接到达另一端?那将是多么的方便和神奇。

  我们大多数人都对此感到好奇,科学家也对这件事感到好奇。而他们的好奇心不仅可以轻易转化为计划,还可以付诸实践,因为他们的想法也可以成为国家的意志。当然,国家的意志可以反过来影响科学家的实践活动。

  本来天文地理的探索一直是科技强国的追求之一,所以最发达的国家更容易开始这种探索活动。美国作为早期的科技强国,更先将穿透地球的设想付诸实践,是因为它的翅膀丰满,触角向上伸向宇宙[/k0/],向下伸向地壳深处。当然,地球的直径如此巨大,他们自然没有“一战而完”的野心。

  美国人最初的想法是钻到地壳下面,找出其下地幔的深度。这是历史上之一个科学钻探计划——“莫霍面钻探计划”。

  这个计划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。顾名思义,就是要打破莫霍面的面纱,突破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屏障,深入地幔的世界,看看下面是什么,是否可以继续深入挖掘,或者是否有可利用的资源。

  照你说的做。1961年3月,美国在拉霍亚海岸附近开始建造之一个科学钻探孔,钻入海底315米,水深948米。不得不说,这是地下钻探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。

  不幸的是,美国并没有将这一重要计划坚持到底。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,对于任何计划和活动都习惯于从功利的角度考虑问题和成本,更注重投资的价值和意义。

  虽然这个计划看起来比较宏大,但是经过一番操作,发现确实太贵太耗气了!对于国会中的政客、议员和资本家来说,这个计划的成本是如此之大,就像一个名副其实的无底洞,没有走下去的必要。

  因此,1966年8月,国会议员否决了这个他们认为不切实际的钻探计划。毕竟当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美国用钱。

  但是这个想法还没有流产。但是,这个项目的延续,换了主角——当时美国的另一个大对手苏联。20世纪50年代,世界上两大阵营还处于敌对状态,以苏联为主的共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陷入冷战。两大主体都在互相扩张备战,科技进步是两国重要的竞争领域。

  在这种背景下,美国的计划自然转移到了苏联的计划上。1965年,苏联开始了一系列准备工作。科学家们选择了北欧的一个半岛,叫做佩钦加。它的优势在于它是更大的屏蔽区,这意味着它比其他地方更接近地壳。

  "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."为了保证这个计划,苏联花了5年时间准备工具和技术措施。终于在1970年,科拉著名的超深井钻探开始了。作为向下探索地球的大工程,技术难点自然在于如何克服深部地应力和高热。

  苏联不断改进钻探工具,也吸取了先驱国家的经验教训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,1983年,其深度达到12000米,超过了地球上最深的海沟。最后,直到1992年,官方才宣布这真的是一个无底洞,再多的钱也耗不完地球的深度。

  自始至终,苏联用了24年深入地下一万多米。对于半径数百万米的地球来说,虽然这个探测深度对于人类来说已经相当高了,但却是地球所不能及的。深不可测用在地球内部,真是名副其实。

  另一方面,如果地球这么容易被钻穿,那就说明我们居住的星球不是很安全。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如果发生了,从里面钻点东西出来,或者

  \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