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5日,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皮六一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证监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。
消息一出立刻成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而事实上,早在去年3月,深交所修订发布的《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》就将原主板和中小板两件规范运作指引“合二为一”,同时适用于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。
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意味着什么?
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深交所启动合并主板与中小板相关准备工作,将形成以主板、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,进一步厘清不同板块的功能定位,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活力和韧性。
杨德龙认为,两板合并后,将恢复深市主板上市功能,其发行上市条件保持不变,不新增企业上市渠道,也不涉及发行节奏安排的变更,不会造成市场发行节奏加快,对股市总体不会产生负面影响。
“两板块合并不会改变投资者门槛和交易机制,对投资者的交易方式和交易习惯不会产生直接影响。”杨德龙说,现在一些业绩优良的蓝筹股估值不断上升,而部分中小盘个股则出现估值下降,随着机构化程度不断提高,主板和中小板的估值差距有缩小趋势。因此,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,股票之间的流动性和估值水平不会有大的变化。
“合并可以避免中国股市的重复建设,避免监管资源的浪费,将更多的监管资源集中到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去。”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,从目前的现实来看,中小板与主板不论在上市制度还是交易规则或是监管措施上,基本上都是一样的,而且上市企业大小的区分也都已经模糊,也有一些大市值企业在中小板上市,而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也是更多。因此,这种格局没有必要继续延续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