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水埗区
历史地名
深水埗区历史词典解释
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半岛西北部。西南面海,北邻新界葵涌、沙田,南连旺角,东接九龙城区。面积9.42平方千米。人口38万。为香港人口密度最大的区。埗(埠),粤语为“码头”之意。深水埗原来的海岸水很深直至码头,故名。工商业繁盛。19世纪30年代就发展成为华人住宅区,区内多小工厂、小作坊,并有露天购物街市。长沙湾一带是最早的大规模工厂区,也是公共住宅集中地。名胜古迹有宋城、李郑屋村古墓等。
词语分解:深的解释 深 ē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,与“浅”相对:深水。深山。深邃。深渊。深壑。深海。深耕。深呼吸。深藏若虚(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,好像没有一样,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)。深居简出。 从表面区的解释 区 (區) ū 分别:区分。区别。 地域:地区。区划。 〔区区〕小,细微:如“区区小事”。 行政区划单位:省级自治区。市辖区。 区 (區) ō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匚; 笔顺编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