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是心灵的窗户。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,同样的窗口,不一样的人看到的却可能截然不同的景色。俗或雅,闹或静,众生万象,媸妍美丑,不同的眼光投向窗外,便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。
木石姻缘,红楼遗梦,一部《石头记》,有人看了认为是歌颂爱情的美好自由,抨击封建礼教的腐蚀与黑暗;有人看了认为面对家族兴衰感叹“人生一场大梦,世事几多凄凉”;也有人看了却体会到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生练达即文章”的处世之道。林黛玉流落贾府,寄人离下,批评者怪她自然自艾,累人累已,欣赏者却懂她才情高绝,至真至诚。
恶意的眼光如同镜片上的污点,戴上了有色眼镜,即使再完美的作品也会带上瑕疪,清新的眼光却往往伯乐识马,总能在平凡的风景中,发现其美丽的动人之处。
同样万木摇落的秋景,是柳永笔下不堪承受的“冷落清秋节”,也是刘禹锡“晴空一鹤排云上”的诗情大发,是杜甫“无边十八萧萧下”的愁一步悲凉,又是曹操登山临海,仰望“星汉灿烂”的豪情壮怀。
正如王国维所说,“一切景语皆情语。”风景其实一真都在,就看你愿不愿去欣赏。身处闹市,心在桃源,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心酸,用清新的目光看待生活的平朴无华,去发现美,享受美,便可以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
清新与欣赏是一种精神,一种力量,使脆弱的生命在绝境中坚韧不拔。史铁史病魔缠身,在轮椅上写下《务虚笔记》,那些发人深省的追问与思考,清新的包含对生命本质的的眷恋欣赏。
清新与欣赏是一种情怀,一种追求,用旷达的心境直面惨淡人生。苏东坡被贬黄州,不以为苦,反面畅游山水,饮酒赋词,乐在其中。他欣赏的是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”的清风明月,无关人生境遇的起起落落,人间有味,便可得一日清欢。
我们也许无法改变现实中的艰难坎坷,却能在困境之中用清新欣赏的眼光,去发现充满希望的光芒。无论是红尘滚滚,还是骤雨倾盆,欣赏者总能使荒芜的原野上开出心怡之花,即使身陷囹圄,依然心向朝华。
正如辛弃疾所言: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,见我应如是。”是“残山剩水总无情”,还是“秀水孤山照眼明”,不同的心态,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,在心间种满艺人蕖,怀着清新的目光,便能欣赏到美丽动人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