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施工规范(混凝土工程质量规范)有哪些要求?)
混凝土结构工程
混凝土浇筑工程-柱脚浮浆凿除模板
混凝土浇筑流程:
1.混凝土搅拌生产→混凝土输送→混凝土振捣并按规定标高找平→混凝土压光和表面处理→混凝土养护。
2.泵送混凝土浇筑的顺序:
(1)用混凝土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,应由远至近浇筑;
(2)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横向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;
③当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,如持续时间超过2h,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留置。
设置施工缝。
(4)下层混凝土初凝后,浇筑上层混凝土时,应按施工缝的规定处理。
3.混凝土结构:
1)浇筑混凝土时,应注意保护钢筋。钢筋骨架一旦变形或移位,应及时纠正。对于混凝土板和砌块结构的水平钢筋,应提供足够的钢支撑或钢支架。钢骨架的重要节点应采取加强措施。手动布料杆应配备钢支架空,不得直接支撑在钢骨架上。
2)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,对要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浇水湿润施工缝,同时检查模板渗漏情况,对缝隙过大的部位进行修补,避免漏浆。
3)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,底部应填以50 ~ 100 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。
4)柱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,一次浇筑完成。如遇特殊情况中断,应尽量缩短间隔时间,并在之一层混凝土凝结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。浇筑混凝土时,应注意防止混凝土分层、离析。
5)梁板混凝土浇筑,先浇筑梁,根据梁的高度浇筑成阶梯形,当达到板底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。随着梯形的不断延伸,梁板的混凝土浇筑也在不断向前推进。
6)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,先振捣底板混凝土。当到达台阶位置时,混凝土与台阶混凝土一起浇筑,并不断向上推进。在任何时候,台阶的上表面都要用木抹子抹平。
7)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,分层厚度一般为振捣部分长度的1.25倍,一般为30 ~ 50cm,更大厚度不超过50cm。混凝土从料斗和漏斗中卸出进行浇注时,其自由落体高度一般不超过2m,垂直结构中混凝土的自由落体高度不超过3m;否则,应通过铲斗或斜槽将混凝土引入模板。
8)混凝土振捣:
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,浇筑后必须振捣密实。振动器应快插慢拔,上下轻微抽动,使振动上下均匀。各点要排列均匀,逐点移动,按顺序进行,不得遗漏。移动距离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.5倍,宜控制在30~40cm。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应控制在15-30秒之间,即混凝土开始泛浆不起泡,20 ~ 30 min后应再次振捣。振捣上层时,插入下层5cm,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。在整个振捣操作过程中,不要振动模具和钢筋束,不要碰撞各种预埋件。在浇筑过程中,及时组织木工和钢筋工配合混凝土浇筑,以便及时修复出现的问题。平板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确保振动器的平板覆盖振动边缘。
在混凝土初凝前,用平板振动器对浇筑交接处及柱、墙、梯井墙、楼板交接处的楼板表面进行二次振捣,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。混凝土振动后,在初凝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,初凝前,组织瓦工班进行碾压,封闭收水裂缝。
9)找平和表面封闭:
混凝土浇完后,瓦工开始找平工作,瓦工根据事先焊好的标高控制杆,用3m刮杠刮平混凝土。混凝土屋顶压光两次。之一遍混凝土表面根据标高用木抹子抹平。第二次抹面:当面层开始凝结,地面面层有脚印但不下沉时,用铁抹子进行第二次抹面,将面层上的凹坑、砂眼、脚印抹平,用直扫帚沿房间长度扫出直条纹。
10)混凝土养护和拆模:
①常温施工时,混凝土浇筑后,应覆盖草袋,并在12h内浇水。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,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。柱混凝土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。使用塑料薄膜覆盖的结构不方便,应使用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喷雾养护。养护期间,在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层保护性水膜。拆卸下来的试件和结构应保持在相同的条件下。
(2)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.2mpa时(强度值以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为准),即可拆除模板,并组织工人及时修整混凝土边角。模板拆除后,穿墙螺栓留下的孔洞应立即用水泥和膨胀剂拌成水泥砂浆进行封堵。